在2015年,聯合國宣布了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食品業開始關注永續發展趨勢,而最重要的即為減少食物浪費,2018年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在第24屆締約國大會中指出,降低食物浪費有助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農業部水產試驗所(簡稱水試所)因應全球永續趨勢,重新探討臺灣漁業於減廢浪潮中可行之切入點。
魚排加工後的剩餘物如三去三清所去除之魚鰓、魚鱗與內臟,以及取肉時所殘留之魚骨及邊角肉等,水試所先前已針對內臟及魚鱗研發多項加值應用技術,近年進一步投入全魚型態產品的開發,除可減少魚骨及邊角肉的損失,提升加工利用率外,亦為最佳的減廢手段。本試驗係以規格外午仔魚及市價較低的四破魚為材料,利用佃煮並配合高溫高壓之加工技術軟化魚骨1,經多次調整相關製程,成功開發出全魚可食且開封即食的佃煮午仔魚和甘露煮四破魚,提供消費者鮮食之外的多元選擇。
佃煮午仔魚開發 全魚可食、次級品不再浪費
俗稱午仔魚的四指馬鮁(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是臺灣十大養殖魚種之一,因其養殖過程中容易發生脊椎側彎或鰓蓋脫落等外觀缺陷,嚴重影響市場價格,有時甚至會因為賣相不佳而被丟棄,導致大量的次級品遭到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