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場副研究員陳曉菁表示,她在日本文獻中發現黑豆從種皮到豆仁的營養都與黃豆不同,日本黑豆產品眾多,台灣卻沒有太多選擇,且黑豆目前沒有基改豆,「多發展黑豆加工品」對台灣十分有益,於是投入研發黑豆加工技術已有四年之久。
陳曉菁指出,人體需要 20 多種游離胺基酸,其中九種無法自行合成,需由食物攝取。「黑豆機能性成分製備技術」(以下簡稱「製備技術」)是利用水解技術,釋放植物性優質胜肽及游離胺基酸,支鏈胺基酸尤其適合運動族群或銀髮族補充。
製備技術將黑豆製成蛋白粉,方便消費者即泡即飲,由於是非常小的分子,容易吸收並轉換成肌肉,是非常好的保健食品。「黑豆植物性飲品調製技術」則利用定溫熟化與高壓淬取,將黑豆的營養加以濃縮、瞬間保鮮,除了飲品外,還可以廣泛添加於各類食品中,作成調和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