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小農打磨璞玉變寶石!農產加值打樣中心南區聯盟培力攻略

嘉大合作社一年營業362天,向遊客展售南區聯盟單位與小農開發的特色農產加工品,例如凍乾鳳梨乾、青芒果酒、高纖蘆筍果凍條等。


文/楊雋珩 攝影/黃名毅

什麼魔法可以讓喝茶像喝香檳一樣時尚、木瓜格外品變身青木瓜絲杯麵、香甜草莓竟是酥脆口感?走一趟農產加值打樣中心和小農初級加工場,就能了解這些特色加工產品的開發,不僅有賴食品科學的奧妙,也是輔導人員與農友不斷溝通激撞出的創意結晶,並應證小農加工要成功,除了原料品質,勝出前提更在產品差異性和精準的市場定位。

臺灣中南部農產豐饒,農民在打樣中心輔導下投入初級加工,不僅緩解原料過剩的問題,也提升農業經濟價值和收益。今年9月,嘉義大學、屏東科技大學、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南區農也改良場(簡稱臺南場)、高雄區農業改良場(簡稱高雄場)組成了「農產加值打樣中心南區聯盟」,亦整合四個單位的技術、設備、人才資源,為此區灌注更多服務量能。

自主衛生管理擺第一 水果乾打樣占大宗

嘉大打樣中心的乾燥調理區設有2臺低溫熱風乾燥機,圖為操作人員正以臺車推送處理中的紅心芭樂乾進入400公斤量產級機型中。「3年來,嘉大累計超過2千件農民諮詢,每年有約百件進入打樣階段。若合計四單位,諮詢服務估計達5千件,四大加工類型和作物類別上,以乾燥類、水果最多,也有蔬菜和特用作物等。」嘉大食品科學系助理教授、農產加值打樣中心場長張文昌說明,嘉大建置多種不同面向、量產級的乾燥機,包含傳統熱風乾燥、膨發乾燥、微波乾燥等。臺南場和高雄場打樣中心亦以乾燥設備為主,但機臺較小,有時便會轉介農友過來嘉大。屏科大打樣中心最特殊,專長為擠壓加工,設有同向雙螺桿食品押出機與切粒機,可對原料進行瞬間加熱加壓並裁切長度,製成非油炸點心如乖乖、米穀棒和時下正夯的植物肉。



嘉大打樣中心的乾燥調理區設有2臺低溫熱風乾燥機,圖為操作人員正以臺車推送處理中的紅心芭樂乾進入400公斤量產級機型中

張文昌直言,「大部分農民想做加工,但不知道衛生安全很重要,因此來到打樣中心,我都會帶他們完整參觀一次。」先解說初級加工場規範的場域配置概念,「針對人流、物流、水流、氣流管控,從最髒的原料處理區、乾燥調理區到最乾淨的包裝區,人流和物流方向相反,每個區域明確切割。」再認識各作業區衛生管理和設備操作的重點。例如果乾類多使用低溫乾燥,「2款機器溫度約50°C,可試量產20~50和400公斤。另外兩臺中高溫乾燥機,分別可達90°C和200°C。」透過操控溫層的變化組合,比方使地瓜片先低溫再高溫乾燥,就可產出薄脆又保有風味的多樣化商品。

科學化控管護食安 擬定市場策略打好根基

因作物品種、原料來源不同,每一件打樣都須經非常多道測試,張文昌強調,即使看似最簡單的包裝,立體茶葉包裝機可處理多數茶葉、花草茶等,但仍有入料大小、輕重比和滾動性的門檻,「太粉碎容易黏住滑不動,葉片體積太蓬鬆如肉桂葉,袋口封邊會夾到,這些障礙都要一一克服。」



乾燥調理區尚有多層式粉體篩分機(左)和高溫熱風乾燥機(右)能藉由震動篩分出多種不同粒度的物料,小白圓球可讓網孔不堵塞。

包裝區設有粉料包裝機、連續式高週波封口機和立體茶葉包裝機,其中立體茶葉包裝機為業界量產型,可快速生產市面常見的三角、四角茶包。

「通常我們會依照農友期待的條件協助測試,但農友自身務必要掌握的,一是食品衛生,二是產品安全點。」他舉例,果乾最關鍵的安全點在水分含量,與鮮果硬度、大小塊、乾燥時的擺盤形式都有關聯。尤其低溫乾燥溫度不高,最在意熱風對流狀態,如果機體內熱循環不佳,乾燥時間拉長,不僅果乾顏色、口感走調,也增加微生物孳生風險。農民須學會判別含水率、水活性等數據,評估商品合理的儲架壽命,並妥善保留每批次的樣品紀錄,後續才有辦法追蹤和釐清問題點。

單論產品開發已非易事,如果最終未能實際生產或賣不出去,豈不白費眾人心力?張文昌提到,為降低此情況發生,「剛開始討論,我就會問農友,你想跟市面上哪個產品一樣?你想賣給誰?」幫助農友從自身背景和原料本質切入,找到屬意的市場定位和行銷受眾。有此基礎,後段媒合代工廠製造時也較容易被接受。

臺南場副研究員、打樣中心負責人陳曉菁補充說明:「不是每個人打電話來,都會讓他進到我的場域,前期也會花很多時間溝通,確認農民本身有沒有想法、市場區隔性,及對包裝設計、販售的方向。」如果彼此有共識,「臺南場是『一對一家教』指導農民從頭到尾自己做到位,包括穿實驗衣操作、負責清潔完器材再離開。」她正色道,如此農民可體認加工專業性,也更清楚假如自建初級加工場,到底有哪些空間整理、儀器需求及維護成本。

青木瓜絲杯麵+濾掛茶包 創新產品滿足客戶需求

「未來南區聯盟輔導會更重視市場性,因為身為技術者,大家要技術突破、完成一個產品不困難,但我們應帶著農民從長期經營的角度切入現實面,再回頭看該怎麼做。」張文昌提到,明年聯盟將加強內部教育訓練,讓商場經驗豐富的行銷、市場分析專家來幫輔導人員上課,也會邀請成功申設加工廠或產品推廣有成的農友回來分享。

以嘉大輔導成果為例,青農返鄉品牌「我爸種的」將木瓜肉加工製成青木瓜絲即食商品,除了外表耳目一新,創辦人王勻君對銷售也有明確思維。畢業於平面設計系,王勻君2020年返鄉雲林北港創立品牌,會從生產跨足加工,除了是想改變雙親長年將鮮果交給盤商收購的傳統營銷模式,也心痛於某次水災造成家中即將採收的木瓜全軍覆沒,「整園的青木瓜掛果全部只能丟掉,一年心血泡湯,那時我就想,青木瓜必須有其他加工用途。」
她與張文昌互相交換想法,想到既有高麗菜乾,何不來做青木瓜絲?尤其多數人吃到這道菜是在泰式料理店,自行料理意願低,如果做成泡麵形式,撕開封膜,加水使青木瓜絲復水膨脹、淋上醬料包即可享用,大有機會受到懶得下廚的年輕族群青睞。



青農王勻君為雙親辛苦栽種的木瓜找出路,利用特殊加工技術開發涼拌青木瓜絲杯麵,不僅方便低卡,吃起來也保有脆度。(圖片提供/王勻君)

於是兩人歷經1年研發,藉由特殊前處理與低溫乾燥專利技術,終於完成這支產品,委由代工廠量產上市中。「我的訴求是健康方便,一杯600公克青木瓜絲,還原後分量頗多,熱量僅70大卡。」王勻君振奮,對生產者有另一個優點,「以往市場上不討好的木瓜規格,比如果形差、太大果的,現在拿來做加工,切削反而省工。」另一個將市場定位在辦公室族群的產品,是嘉義中埔「意豐城」茶業世家第二代經營者洪國賓與張文昌合力推出的「氳香原茶」掛耳式茶包。


找到市場取向、做別人沒有的產品,張文昌(圖左)與茶農洪國賓(圖右)不落窠臼研發創新的掛耳式滴濾茶包,連茶具也精心改造。

我做茶30年,10幾年前就發覺,來買茶的客戶完全沒有消費力最強的年輕人,很可惜。剛好流行掛耳式咖啡,我就嘗試把茶原葉放進掛耳包沖泡,試很多次都失敗、泡不出茶味,還被我太太笑。」洪國賓感嘆,直到近年接受嘉大輔導,當年的創意發想被張文昌認可,開啟一連串試驗,「最後老師做出來時,我泡下去就知道成功了!掛耳包竟比小壺泡的茶湯香氣和風味還棒,而且泡久也完全不苦澀。」

秘訣在哪?張文昌笑著透露,「除了乾燥,這項專利技術的主軸在破碎。從茶葉選擇、破碎程度、布料孔洞分布影響流速的處理等,這杯茶看似簡單,底蘊極深。」即使產品已上市販售,他與洪國賓仍持續針對製程滾動式修正,甚至回推至茶園肥培管理、製茶時醱酵揉捻的細節精益求精。

不只讓茶葉有了新靈魂,兩人也設計專門茶具。有別於圓口茶杯,當金黃茶湯在透明高腳杯中蕩漾,不說真以為是酒液,張文昌說:「我希望喝茶也可以像喝法式香檳的氛圍,變得很時尚和生活化。」引領新一代臺灣人接觸茶,不受限傳統泡茶所需的空間時間。正在申請初級加工場的洪國賓也自豪,「這款茶的出現,讓我們農民可以小蝦米身分,和立頓等業者拚整個大茶飲市場。」

首間凍乾初級加工場 美味營養不流失大熱銷

全臺登記約40家農產初級加工場中,唯一從事冷凍乾燥類別、明星商品為冷凍草莓乾的,是臺南場輔導的雲林大埤育成水耕教育農場兼勝嘉商店老闆徐銘遠。徐銘遠夫婦從1995年投入水耕蔬菜栽培,並利用冬季減產的閒置空間培育小麥草、草莓等其他作物,再遵循古法自製最傳統的「黑餳法」有機麥芽膏販售。他們認為,「農產品加工過一次,利潤就多一次,且農作收入不穩定,農民一定要發展夠強的副產品才有活路。」


徐銘遠夫婦投入30年光陰,打造雲林唯一溫室水耕蔬菜農場,除了販售有機麥芽膏,近年也投資真空冷凍乾燥設備開發凍乾產品。

為穩定麥芽膏品質,約10年前徐銘遠開始購置真空冷凍乾燥設備,用以維持小麥草採收後存放時的酵素活性,利於醱酵分解糯米澱粉的製程。但後來他摸索出從栽培管理上解決的方法,機器也不浪費,把腦筋動到草莓身上,繼而在不懈的測試改良及臺南場協助下,開發出成熟的凍乾草莓商品。


徐銘遠夫婦推薦,麥芽膏可拌入牛奶等飲品享用。凍乾草莓的最佳吃法則是沖一杯紅茶放入,讓草莓瞬間吸飽茶水、釋放全部的色香味到茶裡,「英國皇室下午茶就是這麼回事」。

「真空冷凍乾燥原理是利用零下50°C低溫和一定壓力的真空度,讓冷凍水果的水分瞬間從固態變氣態昇華,所以草莓進去機器2天出來,結構和表面積不變但水分剩2%、口感酥脆,更保留易受熱破壞的植化素等營養。」該技術在小農間並不普及,原因一是機器要價不斐,二是產品易受潮須充氮,包裝門檻較高。但徐銘遠看好國內凍乾果乾市場,費時2年投資既有農糧加工室升級為初級加工場,自產之餘也協助鄰近農友打樣。主力生產的凍乾草莓和麥芽膏,以簡潔大方的透明玻璃罐包裝、有效期限2年,除了在里仁門市銷售,明年也可能上架康是美等通路,搶攻方便嬰幼兒補充水果的媽媽客群。「今年我們共賣出1萬罐,未來會開發其他高單價水果的凍乾綜合禮盒。」讓產品更多元、增加設備稼動率,而加工場也不只加工,亦可做為參觀果乾製作的食農教育場域。


繽紛的芭樂乾、蘋果乾、紅龍果乾、桑椹乾、番茄乾等,加工場協助周邊農友打樣各種凍乾果乾,據說風味最迷人的是西瓜,入口即化。

打團體戰放大曝光機會 加工加值多元發展

目前透過嘉大員生消費合作社提供的展售空間,南區農民的加工產品可在此整合行銷,張文昌指出,「接下來聯盟會打團體戰,挑選四單位輔導較成熟的商品組合放上電商銷售」,進一步拓展通路和能見度,創造共贏契機。

究竟發展初級加工是否適用每位農民?他也回應,不一定。「某些水果特質比如酪梨很怕熱,難以利用四大類型加工,我就會推薦農友其他方向,像冷凍截切酪梨,或作為酪梨霜淇淋原料供應深加工業者。」張文昌表示,回到食科系老師身分的強項,他會向農友延伸分享不同深度、廣度的農產加工。站在臺南場的立場,陳曉菁說,「如果農民想做深加工,我們是專人定案過去你的場所輔導。」

然而不管哪種加工,3位已在路上的農友總結他們的建議,「第一,要先想好受眾及其生活上的需求,找到痛點再去做。第二,想清楚自己意願和能力夠不夠,而非跟風。最後,要保持信心和耐心,畢竟打樣失敗是兵家常事啊。」


文章轉載自 農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