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溫急速冷凍有機鳳梨釋迦 期成為台東釋迦產業轉機
▲超低溫急速冷凍有機鳳梨釋迦產品展示。(圖:農糧署提供)
▲超低溫急速冷凍有機鳳梨釋迦產品展示。(圖:農糧署提供)

  釋迦為香甜又營養的熱帶水果,經過不斷品種改良,台東儼然已成為世界最大的釋迦產區,栽植的品種以鳳梨釋迦和大目釋迦佔絕大部分。其中鳳梨釋迦在過去約二十年來,以外銷中國大陸為主。2021年9月,中國政府以有害生物粉介殼蟲為由暫停台灣進口,直到今年冬季再開放有產銷履歷且經台東大學東部生物經濟中心驗證無粉介殼蟲殘留的鮮果。臺東大學友善環境農漁中心主任劉炯錫教授表示,臺東大學友善環境農漁中心以推廣有機耕作為主要任務,這兩年多來,在農糧署補助推廣與行銷,台東縣政府補助檢驗費下,努力推廣有機鳳梨釋迦的耕作,2021年獲得義美公司協助行銷生鮮果,2022年以「有機蜜露鳳梨釋迦」的品名進入家樂福公司,2023年增加與福和生鮮農產公司合作,期望有機鳳梨釋迦成為台東釋迦產業的轉機。

  福和生鮮農產公司開發的超低溫急速冷凍鳳梨釋迦,經臺東大學友善環境農漁中心接洽後,新增有機加工產線。由臺東大學友善環境農漁中心輔導的釋迦農民提供有機驗證的釋迦鮮果,加以催熟、削皮、切丁後,以 負80°C急速冷凍技術,保持果肉的香甜風味與Q彈,可以長期保存,未來將可不受季節、天候限制,讓消費者可以在世界各地都可能吃到台東生產的有機鳳梨釋迦。削下來的有機果皮未來也會用在多酚、酵素等再利用。

  友善環境農業是我國自2016年5月起的重要農業政策,2018年實施的《有機農業促進法》為此一政策的主力法規。臺東區農業改良場並於2018年起進行有機釋迦耕作技術的試驗研究,其有機農法的產量已經達到可使用化學農藥與化學肥料等慣行農法的七成,若能突破防治粉介殼蟲的瓶頸,產量還可望更高。粉介殼蟲非常難以防治,釋迦套袋時,只要有肉眼不太看得清楚的小白點,等到成熟時,打開套袋,已經白粉粉的一大片,須花時間用空氣槍加以吹除,但仍會留下黑斑。還好,黑斑僅造成果皮外觀不佳,但果肉品質並無明顯影響,因此將果皮削除後,仍可做成冷凍果品。原本因粉介殼蟲而被打入B果、C果而價值甚低,甚至沒有人要的鳳梨釋迦即可因超低溫急速冷凍技術而仍很有價值。

  為了確保有機釋迦園的生態體系完整性,臺東大學在家樂福公司的建議下與好食機農食整合行銷公司的輔導下,在2022年11月17日的行政會議通過農產品生態標章要點,農地凡通過有機驗證後,得再經生態稽核員提出稽核報告,確認果園整潔、無塑膠等垃圾汙染、農業生態體系完整,且對野生動物採取友善措施,經生態學者專家審查通過後,給予農產品生態標章。讓消費者在食用有機農產品時,也能對農田生態的復育有所貢獻。


文章轉載自:奇摩新聞

回前頁